“道德讲堂管理制度”是指一系列规范和准则,用于指导和管理道德讲堂的运行和活动。道德讲堂是一个专门为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素质而设立的场所,通常以讲座、研讨会、论坛等形式进行活动。管理制度包括了对道德讲堂的开放时间、参与方式、活动流程、讲师资格、听众要求、奖励机制等方面的规定,旨在确保道德讲堂的规范化和有序化运行。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道德讲堂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以下是有关于道德讲堂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1
为加强新时期广大社区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促进“道德讲堂”的科学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道德讲堂”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建设,明确专人管理日常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上级文明办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安排好学习计划。
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围绕“礼仪”主题,推进社会公德建设;围绕“诚信”主题,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围绕“和睦”主题,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围绕“友善”主题,推进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三、“道德讲堂”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好每堂课的内容和形式,按照“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的基本模式,强化讲堂的仪式感,并做好活动记录、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
四、“道德讲堂”要遵循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载体,大力弘扬“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广大干部、教师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课堂。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2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2013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我校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提升职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重点,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教学子,使每一位职教学生都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
二、目标任务
弘扬文明有礼、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尽责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倡导“自强、厚德、崇俭、尚义、守信、明礼、报国、尽孝”道德规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班班建设道德讲堂,生生学习古今贤德,人人争当美德少年”,把中小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平台。
三、主要对象
“道德讲堂”主要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
四、形式流程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宣讲形式,使广大中小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一)建设模式
1.微型“道德讲堂”。采用学科德育渗透和“碎片化时间德育管理”两种形式。学科德育渗透强调“短”和“活”。“短”一般要求教师在每堂课程中有机融入5分钟德育内容;“活”是指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既可以讲解课堂内容,也可以分析学生身边发生的道德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但最终落脚点都在学生的“感”或老师的“点”。“碎片化时间德育管理”就是利用学生每天在校期间除课堂教学以外的“碎片化时间”,根据德育主题,采用每周一诵、每周一讲、每周一唱、每周一写、每周一评、每周一行等形式践行“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的道德教育模式。微型道德讲堂倡导把常规课堂教学和道德讲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这一育人场所和时间,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
2.班级“道德讲堂”。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结合思想品德课、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邀请道德模范、最美宁波人、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客串宣讲,由班主任组织策划、主持开展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生动局面。班级内“道德讲堂”氛围布置,采取灵活、简便方式,利用教室的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电教设施设置道德讲堂背景,并适当悬挂可移动的背景板、宣传挂图等。班级“道德讲堂”可借用学校“道德讲堂”,采用轮班开训形式,开展特色班级道德讲堂。
3.学校“道德讲堂”。利用学校多功能教室、礼堂、会议室等,设立相对固定、专门的道德讲堂,开展全校性、大规模的宣讲活动。学校“道德讲堂”所用场所,要有统一的背景、logo标识,以及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场所墙面上要有活动计划和管理制度。(具体请各部门、学校至宁波市文明网
http:///媒体资料中心下载。)
(二)主要流程
1.唱一首歌。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第一步骤,组织全体人员学唱一首道德歌或符合主题的主旋律歌曲;
2.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观看一部道德建设视频短片或中央、省、市“美德少年”事迹短片;
3.诵一段经典。组织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
4.讲一个故事。宣讲员讲一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谈一番感想。师生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送一份吉祥。向学生赠送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道德讲堂”小礼物;
7.行一个善举。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或鼓励学生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件有益于学校、或家庭、或社会的善举,即进行一次道德实践活动。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中小学校“道德讲堂”是文明单位“道德讲堂”和宁波市“青少年德育讲堂”建设工作的结合与延续,全市各试点学-3-
校要总结提炼优秀经验,起好示范辐射作用,其他各中小学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关键环节落实,强化场所、时间、人员、经费等各项保障,确保学校“道德讲堂”顺利开展。
2.广泛发动,严格落实。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明办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建设工作。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流程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经常”的要求,结合“我们的节日”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次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有确实的成效。学校“道德讲堂”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班级“道德讲堂”根据学校课程安排,符合班级开课条件,每月安排一次,每次时长1个课时。要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扩大宣传,吸引全校学生踊跃参与,共同营造良好氛围。6月21日前,全市各试点学校完成对中小学校“道德讲堂”的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班级“道德讲堂”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活动。
3.统筹安排,融合延伸。各地要把中小学校“道德讲堂”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与“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相互贯通,注重主体性、实践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做好活动延伸,继续推进“7+x”系列活动,突出与日行一善、洒扫应对、经典诵读、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相结合,使广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增强道德素质,提升思想境界。
4.一堂一档案,创新发展。各地要及时总结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创新、塑造亮点、争当示范。对每次活动情况以文字记录、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整理归档。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将于6月底前组织一次督促检查,并纳入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范畴,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的评选条件之一。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3
社区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道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吸引社区居民等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实现“美丽幸福,和谐家园这一理念”,迫切需要以先进道德理念来巩固人们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活动目的
社区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的形式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以各种形式广泛普及各种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巩固福州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完善党建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作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产生积极作用。
三、活动时间
每月一次或根据需要每月上半月和下半月各一次
四、活动地点
社区会议室、文化活动站及户外场地
五、活动参与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
六、活动内容
1、道德理论专题学习。组织社区居民等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领导同志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理论的文章和重要指示精神,并根据需要随时学习新的道德理论相关知识。
2、社会公德教育。开展公民道德知识普及,建设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积极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引导参与人员亲身参与道德实践,创建崇德尚善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区将开展主要包括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4、家庭美德建设教育。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建设,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等方式,有效引导参与人员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身体力行,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5、个人品德建设教育。通过重视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品德建设,推行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倡导和树立关爱、善待、宽厚和包容的理念。使广大参与人员能将朋友同事的帮助之情、师长的教育之恩、组织的培养之德,转换为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关爱之心。在社会交往中宽以待人,为人处事多为他人着想,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7、“五类”教育。通过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五类”教育,弘扬这“五类”人员的事迹,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七、活动形式
通过动员所有资源,向上级部门求助等等,邀请相关人员担任道德讲坛主讲人,在主讲人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围绕以下六点展开:“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学一句道德格言”:共同学习一句于本课有关的道德格言;“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参与人员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参与人员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道德美文;“讲一个故事”:主讲人结合主题讲述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现场请居民互动,由大家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在条件允许下,每月组织相应的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让道德真正从讲堂走向社会。
在宣讲内容上,通过创新形式,定期向广大居民公开征集讲堂选题、讲堂方式,及时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居民所求,调动居民积极性,不断充实讲堂内容,让讲堂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近居民生活,使得讲堂更具吸引力。在其他宣传领域,社区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社区led显示屏、社区宣传栏、露天广场等阵地,综合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采取“道德典型自己讲、居民骨干带头讲、邻里之间互相讲、正反事例分析讲”等形式,形成室内室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阵地网络,为讲堂实现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和文化氛围。在全过程中,将通过采用亲子游戏、分发小礼品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道德讲堂的生命力。
八、活动要求
社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社区成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机构,成立“道德讲堂”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组织力量到位。参与人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本次活动在促进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道德讲堂的内容,积极投入其中。
本文由用户 zhening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vip.com/1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