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检查报告精选范文 抑郁症检查工作汇报模板

抑郁症检查报告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从而得出的报告结果。这个报告结果可以提供关于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症状、治疗反应等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一些有关抑郁症的科普知识和建议。以下是有关于抑郁症检查报告精选范文和抑郁症检查工作汇报模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抑郁症检查报告精选范文 抑郁症检查工作汇报模板

抑郁症检查报告1

新闻背景

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__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挂在了老百姓的嘴边。颇有读者群的女作家跳楼自杀,产妇杀害亲生婴儿后自杀……人们对此感到不解和震惊。

这到底为什么?

答案让人更震惊:他们都患有抑郁症。

当人们不快乐的时候,常会说“很郁闷”,但很多人并没有想到抑郁症,更不清楚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__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也许有人认为是耸人听闻。但早在1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

一份北京市20__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市抑郁障碍(各种抑郁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87%,现患病率为3.31%。据此推算,北京市曾经和正在患抑郁障碍的病者约有60万人,其中约30万人正在被抑郁障碍所困扰。估计北京有60万人需要接受精神卫生服务。

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患抑郁症的人是不分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知识高下的。

老文在她56岁的生日晚宴上,做出了一个令全家震惊不已的决定:去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5年来,她饱受多种躯体不适之苦,因心慌、心痛、胃部胀痛、乏力等曾反复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先后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她在痛苦中抱着一线希望,不停地接受着各科医学检查,服用各种药物,但痛苦不减,她一次次地失望,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医生告诉她患了抑郁症。常先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学者,一次意外使他右下肢骨折,他的女儿是一位医学博士,在她的帮助下,常先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家人精心照料下,常先生的骨折很快恢复了,但他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没有食欲,没有力气,担心自己今后不能胜任工作,生怕拖累家人,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金女士的丈夫在一次甲状腺手术时死于麻醉意外。此后3年中,她以泪洗面,感到无助,没有希望,不想做事,不愿见人,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她决心告别人世。

董某是一个聪明、漂亮、令人羡慕的女孩,学习刻苦,一心想上北大。第一次高考失败,复读一年,终于如愿以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泪如泉涌,感到一纸通知书是那么沉重,她担心自己能否完成学业,能否与同学和睦相处,眼前一片黑暗,她想到了死。

上述种种情况,尽管各自发病的诱因不同,表现各异,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被抑郁症这个病魔所伤害。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心境低落,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及生理机能障碍。

具体表现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会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可以有“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

诊断标准是:如果病人具有上述大部分的症状,并且每天都有,持续两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高度怀疑抑郁症的可能性。

据医学专家介绍,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免疫,患抑郁症的人是不分年龄,性别,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知识高下的。

专家提醒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时,不要给自己确定很难达到的目标,应该知足常乐、量力而行。

桂先生当年曾是某市高考状元,41岁已是某著名汽车品牌4S店的总经理,年薪25万元,公司按月、按季、按年考核桂先生及公司销售收入、数量、利润、成本控制等业绩。

由于桂先生领导的店连续几年成为公司全国100多家同类店的销售第一,被评为公司十佳员工,公司领导号召职工向他学习,并时时鼓励他要保持全公司第一的业绩。

20__年底,桂先生忙完大量的产品推介会、业务联谊会、宣传策划会等各种活动。其实早已患上抑郁症的他,最终在20__年全公司表彰会上披红戴花,代表公司先进人物讲话后,在宾馆自杀身亡。

据家人回忆,桂先生性格内向,心情抑郁,近一年来疏远朋友,多次流露过工作压力太大不想干了的想法,也曾因抑郁症看过医生,但没有坚持按时服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对记者说,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竞争机制的引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现在人们的追求、个人的欲望越来越多,因而在实际中受到的挫折就逐步增多,困惑也逐步增多,目前造成抑郁症的很大原因是社会因素。

李占江提醒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时,不要给自己确定很难达到的目标,应该知足常乐、量力而行。

小林以当地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第一学期期末,本来踌躇满志渴望获取奖学金的她未能如愿。她的情绪从此一落千丈,变得郁郁寡欢,无心学习,也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还整夜失眠。最后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检查,结果诊断她患了抑郁症。

据一项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医学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障碍疾患率为23.66%。

专家分析,大学生中抑郁现象比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对自己进行了一些无谓的否定。

一般这样的学生情绪都比较低落、不稳定,不爱搭理人,做事情没有兴致。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绪积聚,对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影响,严重的则会患上抑郁症。如果没有找到正常渠道发泄,可能会沉迷于一些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物上面,比如网络。

专家建议,生活中有这种情绪的大学生要多和身边的朋友谈心、交流,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周围的人群多给他们些关注,给他们以温暖。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对郁闷、沮丧、痛苦、悲伤的老人误认为“有福不会享”,其实这是抑郁症的情绪反应。

老刘今年60岁,退休前担任某单位的科长。没退休前,他工作繁忙,平常很少有放松和休息的时间,连老刘年轻时酷爱的钓鱼也根本没有时间。

老刘累的时候常想:退休以后,我就能好好休息了。转眼退休回到了家里。头一个月,老刘过的轻松悠闲。一个月后,老刘慢慢觉得这种生活没什么意思了,心里感到发闷,烦躁,以前觉得高兴的事,现在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以前爱看电视看报,现在也觉得索然无味,经常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总是唉声叹气,饭吃不下,觉睡不香。常觉得胸闷、心悸、上腹饱胀,老刘怀疑自己患了胃癌,经胃镜检查排除后,上腹不适逐渐减轻;但随后出现下腹痛和便秘,他又怀疑患了肠癌,经检查后排除肠癌;后来又因吞咽不畅而怀疑患了食道癌,要求做食道镜检查。家属及医生多次劝告,患者仍终日忧心忡忡。

听到以前的一位老同事突发心梗去世了,老刘更是紧张不安,情绪也越发不好,有时甚至流露出不想活的念头。家人赶快带老刘到精神科就诊。经心理医生检查,被珍断为“老年性抑郁症”。

有研究表明:76.8%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精神诱因,如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夫妻不睦、子女不孝、身患重病等。特别是在离、退休后,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发生孤独、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时若不注意及时调节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

一项调查表明:65岁以上老人存在明显抑郁症状的有16%。

据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市2299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13.7%的老年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由此可见,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较高。

可以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大量事例证明,有些抑郁症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心情极度烦躁,恶劣苦闷,在遇到重大精神刺激时,会出现恶劣情绪的强烈爆发,没有明确动机而去冲动伤害他人;也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意识朦胧、幻觉与妄想等精神病理状态下,也可能出现杀人行为。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早期治疗不仅利于发作期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未来的发作频率。

抑郁症的症状复杂,其分类也很多,如重性抑郁障碍、恶劣心境、产后抑郁、季节性抑郁等,不同的类别治疗存有差异。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林涛博士对记者说,抑郁症的起病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脑内生化物质浓度及其作用部位的敏感性的异常等很多因素有关。

此外,从心理学上讲,早年的创伤经历会埋下以后罹患抑郁症的种子,因为早年的创伤可能会导致大脑生理功能的持久性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涉及脑内与情绪相关的生化物质系统功能状态以及与情绪相关脑部结构的变化,使人很容易在将来罹患抑郁症。……

很多研究通过脑核磁检查发现,一些抑郁症病人有脑内海马结构的萎缩。海马结构是一种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结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抑郁病人常会有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抑郁症早期治疗不仅利于发作期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未来的发作频率。

患了抑郁症该怎么办呢?林涛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早期治疗不仅利于发作期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未来的’发作频率。有了抑郁症的迹象要及时找精神科医生做诊断评估,以确定是否是抑郁症,以及是哪种类型、程度如何。

他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应当由专科医生处方并根据病情来指导用药,切勿自己乱服药,贻误病情甚至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药物治疗常有起效延迟现象,就是说情绪的改善作用要在服药后2~3周才会显现。经过及时治疗,70%的抑郁症可缓解,50%可预防复发。

很多人一想到抑郁,就会想到是自己的性格不好、没出息或承受能力太差等,所以他们往往回避问题,弄得自己既痛苦又难以启齿。再加上抑郁症的病症常常被躯体的病痛所掩盖。

因此,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抑郁障碍患者从未就医者高达62.9%。

而调查数据表明,正在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有30%多的人是在综合医院治疗,真正到专科医院治疗的只占5%~6%左右。不选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被别人当成精神病。为了躲避这种误解,很多人选择了综合医院。

但是有数据显示,我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还不到20%。调查发现,市民对抑郁障碍的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大部分患者不知道应该到何处就医。

李占江认为,从目前抑郁症发病现状看形势严峻。很多病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病,70%患者首先到综合医院求治,而不是专科医院,容易造成耽误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为我国目前精神疾患专业人员主要集中分布在精神卫生机构。

其实,早在20__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由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联合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将抑郁症作为重点疾病,强调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康复,切实扩大患者对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令人欣喜的是,20__年1月,北京市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在北京安定医院正式揭牌成立。

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对记者说,为满足患者对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医院利用其特有优势,集中资深专家和中青年临床骨干提供抑郁症专病门诊服务,并将两个病区设为抑郁症病房。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该中心成立仅1个多月,前来就诊患者就达3000多人。

专家认为,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现,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三个方面着手。

但从医学的观点看:内因性抑郁症患者生育要加以控制。若家属中不止一个抑郁症患者,或是高发家系,那遗传倾向就很明显;躁狂抑郁性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交叉遗传,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病人结婚,有一方患病的,遗传几率明显增加,夫妇双方都患有遗传倾向的精神病,以绝育为宜,不能生儿育女。

从心理社会发病因素观点看,抑郁症患者中,有些在幼年期因父母培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缺陷和性格障碍。因此,优良教育问题,特别是人格发展期的童年教育,十分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宠溺爱,管教方法的不当,或家长意见不一,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和放任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均十分有害。

国外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和早期教育,家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婚、单亲抚养等等,都是投向儿童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扭曲。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各种不同的神经官能症发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同样的心理刺激,许多人有耐受力,而有的人却发病。因而上述症状都被认为是在人格缺陷基础上的心理反应形式。而优育、优教中,就要注意防止人格的缺陷和偏差。

抑郁症检查报告2

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阻碍作用,约50%-80%的自杀个案是抑郁患者所为。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新的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比普通群体面临更的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他们是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袭的群体。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问题已进行了调查研究。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最新流行病调查统计结果:在x大学生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占其总人数的24%,而且名牌大学中,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总人数的35%以上调查均反映出大学生存在较高的抑郁状态,应引起关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从x大学中随机整群抽出文、理本科大学各年级学生共99人,其中男生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24.24%;女生75人,约占总人数的75.75%。低年级(包括大一、大二)为34人,约占总人数的34.34%,高年级(包括大三、大四及研究生)为65人,约占总人数的65.65%,科目分布上,理科为15人,约占总人数的15.15%,文科为77人,约占总人数的77.78%,工科为7人,约占总人数7.07%。

(二)调查方法

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是专门评测抑郁程度的。整个量表包括21组项目,每组有4句陈述,每句之前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被测者可根据一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前面的数字圈出来。全部21组都做完后,将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依据总分,就能明白无误地了解自己是否有抑郁,抑郁的程度如何。结果:总分小于10分:表示很健康、无抑郁;总分10分15分,表示有轻度情绪不良,要注意调节;总分大于15分者,表明已有抑郁,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当大于25分时,说明抑郁已经比较严重了,必须看心理医生。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分在10分及以下的人数为71,约占总人数的71.71%,总分在10-15分的人数为7,约占总人数的7.07%,总分大于15-25之间的人数为7,约占总人数的7.07%,总分大于25的人数为4,约占总人数的4.04%。

(一)男女生抑郁自测结果对比柱状图图表分析1:由表可知,在此次调查的99人中,显示无抑郁症状的’男女生人数均占多数,其中男生约占其总数的83.33%,女生约占其总人数的68%。男生比例高出女生15.33%。表明有轻度情绪不良,需要注意调节的男生占其总人数的12.5%,女生约占其总人数的18.7%,女生比例高出男生6.2%。表明已有抑郁,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的男生为0,女生约占其总人数的9.3%。表明抑郁已经比较严重,必须看心理医生的男生占其总人数的4.1%,女生占其总人数的4%。此项男女比例相当。可以看出,在此次的随机调查中,x大学心理健康比率男生高于女生,轻度抑郁比率男生低于女生,而重度抑郁比率则男女相差不大。

(二)高低年级抑郁自评结果对比

图表分析2:由此图可已看出,高年级心理健康率高于低年级,约高6.2%,处于轻度情绪不良及出现抑郁状况的比率里,低年级均高于高年级,共高出约7.85%,而重度抑郁率,高年级则又略高出低年级1.71%。这组数据中低年级的抑郁倾向要高于高年级,但是高年级患严重抑郁比率更高,可见年级对抑郁分布而言并无明显影响。

(三)文理工科抑郁自测结果对比图

图表分析3:此图显示了此次调查的科目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文科总人数7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1.1%,理科总人数15,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3.3%,工科总人数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28.5%,各科抑郁比率相差不大。

三、原因分析

(1)人格问题

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性格与情绪障碍,任性、自私、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寂寞感是大学生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不少大学生都有过孤独、苦闷的情绪体验,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苦闷情绪之中就很容易产生抑郁。

(2)情绪问题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当他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时,就容易产生抑郁。(3)人际关系问题

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另外,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有直接关系。

(4)情感问题

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对恋爱问题不成熟、不稳定。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学业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不学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抑郁、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就业问题也对高校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招聘单位总是优中选优,对应聘者素质要求较高。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多数学生从入学起就不得不考虑就业这一令人沉重的问题。这些都易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抑郁等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6)贫困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活上的窘迫感、交往中的自卑感、对家人的欠疚感、对现实的无奈感。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抑郁等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7)其它原因

生活适应问题、生理原因、遗传因素、长期的使用药物、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的产生不仅有社会因素、生理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郭力平在对中学生抑郁的研究表明:抑郁组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得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的学生。说明抑郁组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个体,理解社会问题、按常规正确解决外界社会事件的能力是相对偏低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间的认知不协调,引导动机在解决问题失败以后,个体将产生消极的适应。它往往失望、悲观、情绪的低落,以及与进一步产生的负性认知相联系,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四、建议(或对策)

(一)调整个体的期望值

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往往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社会期望,而对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事件的不正确的认知和不正确的期望,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因此,要帮助大学生改变对自己、对社会的错误认知,既不盲目乐观,也不低估自己,从而合理地确定活动目标,使自己保持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良好心理状态。

(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认识抑郁的症状特征及诱发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应充分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衔接,因为大学生很多的心理问题是在中小学阶段产生的。

(三)合理进行自我调节

当出现抑郁情绪时,大学生可以自己采取方法,及早排除不良情绪。如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理情疗法中的排除不合理思维,实现疗法中的自信训练,此外渲泄法、自我暗示法等也是大学生们自己能采用的排除抑郁情绪的有效方法。

(四)增进交流、搞好人际关系,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纠正交往中的认知偏差;通过自我暗示法、转移法和合理渲泄法等方法进行自我调适,消除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

(五)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高校应完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查。辅导员应成为大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减少学生的孤独、寂寞感,关心帮助他们。

结语

总之,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极情绪状态,抑郁对人类造成的精神痛苦是难以估计的。而大学生(尤其是19~20岁)正处于抑郁发生较多的特殊阶段,学校作出有效减少大学生抑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至关重要。深入对抑郁心理的发生、

发展、诊断治疗和干预进行研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抑郁症检查报告3

北京市妇产医院和北京妇女保健所3日公布的北京地区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7232名40岁到65岁的绝经期女性有抑郁症状的占3.65%。抑郁症状和各种更年期症状、妊娠次数多少、绝经时间长短、与丈夫关系是否和睦及吸烟与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抑郁症状的发生给更年期女性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应该引起重视。

该项课题负责人、北京市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张淞文介绍,本次调查的6786个有效资料中有抑郁症状的为223例,发生率为3.65%,其中轻度抑郁167例,中度抑郁43例,重度抑郁12例。对比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妇女有抑郁症状的要明显高于农村,55岁到65岁的女性比40岁到54岁组的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升高。

调查发现和与丈夫关系亲密的对照组相比,与丈夫相处不和睦的更年期女性与抑郁症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紧张的家庭气氛对女性来说是较大的精神压力,久而久之会让她们出现抑郁。

更年期抑郁症早期多有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像失眠、易激动、眩晕、心悸、潮热、出汗、乏力、头痛、骨关节疼痛等更年期症状的出现与抑郁症状成正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困扰着更年期妇女的生活,使她们感到青春已逝,人在走下坡路而深感不安,所以才会逐渐发生抑郁症状。像躯体疾病比如骨折、高血压等也会使更年期女性出现抑郁倾向。另外,流产、早产的次数及绝经时间长短也会直接影响更年期妇女的抑郁状况。次数越多、绝经时间越长,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主动和被动吸烟也和抑郁症状有关系,即吸烟者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要明显大于不吸烟者。

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孤独与隔离。写完毕业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抑郁症学生占到咨询中心来访量的两成

“你好,这里是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一段固定的开场白,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听筒那头迟疑了好几秒,缓缓地吐出:“你好,我想咨询下抑郁症相关的问题,已失眠3个月了……”当了三年接线的学生志愿者小卿遇到这样声称自己抑郁症的来电者,依然会紧张到手心冒汗。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开通7年来,这条热线共倾听了全国各地近万人次的声音。热线主任秦琳告诉记者每日在线的6小时会接到近三四个学生的电波求助。另一所在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章文(化名)则说:“据粗略统计,5年前,10个咨询对象里平均一两个有抑郁症,而现在则上升到3-4个。”

目前,北京的高校一般设有心理健康中心,主要负责心理排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和咨询等工作,学校还安排专职的心理教师,配备专门的咨询中心。这里,虽然不能像专业医院做临床诊断,却是预防危机和筛查抑郁的第一道“防线”。

在谈起遭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时,长期在大学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的章文直言道:“他们中患有抑郁症的占比较高,去年中心约有1500人次的来访量,抑郁症占到咨询人数的两成。经我们统计,全校共有40个学生确诊为抑郁症,算上实际患病却没来咨询的,这个数字应该还会更高。”

这些学生来时往往先聊“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跟导师(朋友)如何如何”、“我失恋了”等琐事,待完全放下戒备,他们才可能过渡到更深的话题:“总结差不多分四大类问题: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人生意义追问。”关于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大一样,不同类型的高校,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艺术类大学偏重情感问题,而综合性重点大学则偏重于学业。”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从情绪、认知、动机和生理上都有明显异常的反应,判断是否得病通常在上述方面。“对生活失去兴趣,无意义感,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章文记得曾接待一位历经3年半心理辅导的女生,这女孩当时甚至记不住7个字以上的短句,“得了病,身心巨大痛苦,普通人往往难以理解,我们的流程是先询问症状,严重者建议转诊同时通知家属或老师,不严重者就心理咨询。”

“我不够好”,是中心来访学生们口中出现的高频词。有悖于“学习好心理就好”惯常想法,成绩优秀的重点大学学生在抑郁群体中已经占有一定数量。他们对自我极其严苛,常流露出内疚和自责的情绪。“我接触到的好多孩子都聪明懂事,求胜动机很强的。长久以来压抑着自责或愤怒等情绪,这使得他们把攻击指向自身。”

无法论文答辩不得不休学

毕业该说再见时,博士生三年级的小鱼(化名)却没有出现在今年师门散伙饭局,她病了。在和抑郁症搏斗的漫漫长路上,小鱼的论文答辩已然遥遥无期,毕业只能顺延。她说这病没有伤口,没有流血。“抑郁起来,不要逼我,千疮百孔,四处漏风。”

小鱼,就读于北京海淀某知名大学的文科专业,一向寡言内向的她,却在社交网络上异常活跃,几乎天天更新。翻看小鱼的微信朋友圈,一般不会察觉到她患上抑郁症,并已5年之久。当在朋友圈吐槽成为一种公然“卖萌”方式,鲜有人注意到她偶尔敞开的孤独和痛苦,今年新年,她曾写下“要接纳最好和最坏的自己”的句子。

从硕士确诊为抑郁症至今,她犯了三次病,两次在国内,一次在国外交换期间。最近一次病发是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被论文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所困扰,几个月来她常失眠,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差,抑郁再次来袭。“注意力下降,记不住东西,根本就写不下去。吃过数十种抗抑郁的药,忍受过恶心无力、浑身酸痛的副作用,这些和抑郁本身的症状混在一起,生不如死。”

当被问起什么原因得上抑郁时,小鱼有些茫然,“要知道生病的具体理由,我就不会抑郁了,它就像感冒一样,一不小心就上身了。”硕士二年级她出现整夜失眠,恐慌之中她不断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睡眠紊乱,学习随之瘫痪,“当初就连煮个饺子煮粘锅,我都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后上升到自我怀疑,‘你现在连个饺子都煮不好啦!’”几经好友的催促,她才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几次辅导后,心理老师建议她去北医六院看看,很快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张腾(化名)确诊抑郁症的过程要比小鱼更曲折和漫长,直到大四上学期他才在抑郁症前真正“倒下”,休学回家。“进校时不喜欢我的大学和专业,有心理落差,加上当时谈了异地恋的女友,非常迷茫,走不出那悲伤情绪。我开始找各种书看和测试,恍然察觉抑郁了,一开始我和父母谁也不相信,等到快不行时,病到不得不休学。”记者采访的多个抑郁大学生的病例,大多数都有过“人前坚强,人后沮丧”恶性循环的挣扎,他们罹患上的是隐匿型抑郁症。

“病耻感”让在校生得病不易被察觉

曾是抑郁症重度患者的张腾坦承他接触过的不少同龄病友,他们在初期时往往不愿示人。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至少是13万,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

随机采访的学生普遍觉得抑郁症并不遥远,但对其基本知识和诊疗却不甚了了,多数者对其的理解源于此前媒体的报道。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去年末一次采访谈到当前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超过2600万。从北京市综合医院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看:近10%的患者有抑郁,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

由于心理问题有很大的隐藏性,如果当事人回避,老师们也难以发现,高校对抑郁症学生的.前期筛查难度可见一斑。面对这些困境,章文和秦琳都笑道,“来找我们的孩子都不太可能走极端。”她们觉得当务之急依然是“脱敏”,让学生和家长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抑郁症。“校园里患抑郁症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多,但是有些同学甚至父母都会有病耻感,刻意避免交流,有的孩子到了重度,甚至拒绝看医生。”

硕博士抑郁已呈现升高趋势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蔺桂瑞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群体”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她发现这些大学生抑郁症群体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拥有不良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的学生占比较高;研究生数量目前虽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现出升高趋势。

相较于本科生,与小鱼相同遭遇的硕博士们,面临着更多经济、学术或家庭的多重问题,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复杂。章文回忆曾危机干预过一位男博士,当时这位博士1个月不洗澡。“读博6年却无法毕业。诱因就是论文和导师的冲击,他最终只能休学。”

小鱼的同学谈起她时,赞赏和羡慕着她的才华和勤奋,但觉得这姑娘逼自己太狠了,国外一年,小鱼曾在病中强撑翻译完一本600页的英文著作。小鱼导师很体谅弟子,劝小鱼不要心急,一切听医生的安排。小鱼说,“我生病,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跟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如果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出了问题,这对导师内心打击也会非常大。”

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高校的心理教育对于研究生群体的覆盖率远不及本科生。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的话题,一位不具姓名的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对此解释:“这种情况有一定客观原因,包含着高校机构设置的因素。一般而言,心理健康中心归属于高校的学工部,而学工部往往负责本科生的相关问题,对于研究生方面的工作属于协助性质。”

部分用人单位会做入职心理测试

除了病耻感,随机采访的多名高校学生还提到不想去心理咨询的另一个隐情:“如果我这的心理出了问题,会不会让周围很多人知道,是否影响我未来的就业呢?”章文和秦琳的回答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因为打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绝对不会进入学生的个人档案。

“为他们保密,是我们的职业要求。除非这学生的情况已经很严重,有极端行为倾向,到那时,我们肯定会通知学校的辅导员以及家长。就这一点,我们会在咨询前跟来访者讲明的,征得同意,我们才开始我们的工作。”

记者注意到,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了校园外用人单位的关注,入职心理测试也时髦起来。毕业生赵文(化名)今年春招时通过了一家事业单位的笔试与面试,体检环节时,单位要求她除了身体检查外还需去医院接受心理评估测试。在医院,赵文遇到了几个和她一样需要做心理健康评估测试的求职者,他们被要求填写一份心理测试题。这些题目涉及心理健康现状、个性特征、婚姻家庭、学业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

赵文事后才知道医生会根据问卷作出初步结论,判断被测试者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推测测试者身体、工作、生活、家庭、学习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份问卷作答的真实性,有谁能保证?如果有人因为一份心理调查评估一直找不到工作,这算不算一种歧视和不公平?”

一位资深的心理评估专家表示,在入职时是否要心理测试,用人单位往往不同于求职者的态度,“48%的单位领导人认为招聘时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比技能更重要。即使应聘者能力很强,如果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单位就会放弃。”但他承认确实有很多单位请他们为新入职者做心理健康评估,其中较多的是教育、医疗、安全等单位,不乏因心理测试不过关被拒绝的求职者。

本文由用户 qingf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vip.com/11947.html

(0)
qingfqingf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