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 特教教师事迹材料 (13篇)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通常指的是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事迹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资料,用于记录和展示该教师的工作表现、教育成果、个人品质等方面的突出事迹。这些资料可以是教师本人提供的,也可以是学校、家长、同事或社会各界人士提供的。通过整理和整理这些事迹材料,可以更好地宣传特教老师的工作价值和贡献,提高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度。以下是有关于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 特教教师事迹材料 (13篇)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1

记一位普通的特教老师

现今,有一个很热点的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召唤着,并努力追寻着。如果能摘获它,那真是件别人艳羡、自己欣喜的事。然而,自我认识我们致立学校的赵秀娟老师以来,感觉这词本就存在于她的举手投足之间,似乎专为她而造。这词就是——与时俱进!

其实,我们都知道,能与时间共同前行,能与时代一起进步的人,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潜质外,还需要自身锲而不舍地奋发向上。而我们的赵老师内外兼备,“与时俱进”的桂冠又怎能不垂青于她?

一般而言,女人有了一定的资历,就想安逸,能按部就班地走完余下的职业生涯也不枉过失,可年过五十的赵老师却是依旧善于学习、努力进取,她的一言一行丝毫不逊于年轻人,有些方面甚至还遥遥领先。

她爱唱歌,怀旧的、通俗的、流行的,她拈手就来,张口就唱,ktv房内我们常常自叹弗如;她喜欢跳舞,无论“快三”还是“慢四”,无论“恰恰”还是“伦巴”,连陌生的舞者都会热情相邀,因为她依旧“轻舞飞扬”;她崇尚现代通讯,时不时会把温馨的短信、精美的电子贺卡或载满深情的emil发给同事、朋友、兄弟姐妹;她爱玩数码相机,于是,为实践课提供图片,为学校收集资料;她热衷学习网络操作,悄悄地把平时收集、珍藏的建校五年来工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制成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光盘,不仅让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啧啧称赞,也让前来检查、联谊的领导、同行及外行朋友叹为观止。

如果把拥有先进的理念和同步的言行,并取得相应的实效,诠释为“与时俱进”的本意,那赵老师的外表则丰富了这词的内涵。

女人爱美,都希望拥有窈窕的身姿。赵老师比较丰盈,可她从不刻意减肥,因为她的“胖”为她平添几多妩媚、柔婉和雍容华贵之气韵。有时我会想,她是否自唐朝的深宫闺院款款而来?可她分明很现代啊,你看:短短的卷发染成栗壳色,新潮的服饰端庄又得体,青春的`气息呼之欲出!三十几岁的我和略施粉黛的她站一起,一定有人会把我们的年龄错位呢。

她的细腻,她的慈爱,她的热情也同时拓展着“与时俱进”的外延。除了工会,她还兼顾着政教、《人体与卫生》的教学等工作,工会工作的繁琐众所周知,师生们的各种保险、理赔要她出面;逢年过节时的大大小小活动她要帮着设计张罗……眼看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青春期,需要相关的指点和帮助,她忙里偷闲多次组织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讲座,把普校才试点引入的性教育抢先带进了智残教育领域;别看她犹如优雅的仕女,可每当学生突然发病或尿湿屎脏,只要她闻息,必然冲在最前面,尽管每次的换洗也会让她恶心得想吐;她尽可能地关爱着自己认养的孩子,节假日里带着吃的用的去看望不说,有空闲时还会把孩子带到家里,让其享受一下“少爷”滋味;她也关注其他孩子,今年初,一学生患先天性心脏病过世,按常理,保险公司可以不作理赔,可恻隐之心使她不顾劳累地跑了七、八次的保险公司,好说歹说、以情动人,终于为那个一贫如洗又失去孩子的家庭争取到了七千多元的安心费,捧着一大叠人民币,孩子父亲不停地说着发自肺腑的两个字:“谢谢”;对同事,她也从不吝啬她的热情,谁有了头疼脑热,她不忘温言软语去安慰;谁生病住院了,她会端上时令的美味佳肴去探望,让你感受致立特有的亲情。

她常说:我可以没有通天的云梯,但不能没有拥抱月亮的手臂;满足于曾经拥有,又如何去雕刻经典的版本?是啊,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她的人生版本不经典,因为她的每一天都时尚着,俱进着!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2

1996年,小肖从乐山师范学校聋教育专业毕业,成了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当她沿着蓝田小镇的六角形石板路走进小巷子深处有些拥挤、破旧的校园,看到盲生、聋生和智障学生时,想到他们生活在无声的、黑暗的、蒙昧的世界里,小肖感觉自己的心被攥紧了,有些疼。

“从那一刻起我便告诉自己,要好好教他们,做个好老师。”小肖说道。

24年过去,一批批学生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学校搬迁了,变大了,变美了;小肖也一步步成长为了优秀教师,副校长和特级教师。但她的理想依然——做一名好的特校教师,追寻优质的特殊教育。

怎样才算是好的特校老师?“好”的特校教师要好到什么程度?小肖说,“我在一直用行动寻找着答案。”

悦纳:教育生发于爱的萌芽

初为人师,迎接小肖的是全校最高年级也最不服管的聋生班。班上12个聋生,打架、偷东西、半夜翻墙去打游戏、甚至动辄就举起椅子与小肖对峙。

“在叛逆又愤怒的聋生心里,有无数个坚硬的封闭的壳,让我屡屡碰壁。”小肖坦言自己也曾濒临崩溃,但却总在想要放弃的最后一刻,告诉自己“再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教育无他,唯爱而已。”当小肖读到这句话时,她对自己的挫败有了不一样的反思,她问自己:“你心无芥蒂地接纳学生的一切吗?你发自内心地爱他们吗?”她认为自己虽然已经很努力,但其实做得还不够好。

面对这群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聋生,小肖选择了温情陪伴,与学生们一桌吃饭一同读书一起游戏,带他们走出校园。她向泸州医学院心理学教授请教,针对青春期聋生敏感脆弱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辅导。她实施“文明班级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她精心设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残疾人要自强”等,帮助聋生建立身残志坚,残而有为的信念……

“相信终会遇见易于感知的心灵,会抬起头一起对着阳光微笑。”在她的坚持下,孩子们这些“易于感知”的心灵,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当小肖在讲课时,开始有一双又一双专注的眼睛给她回应;烈日下和学生一起拔草劳动时,孩子们会悄悄撑起校服为她遮挡阳光……2008年5·12地震期间,小肖带学生在操场席地而睡,一位学生轻轻将香梨塞进小肖的手心,说“万一塌了,你吃,可以救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特校做老师,没有足够强大的爱心根本呆不下去。给后辈“支招”解惑时,小肖总是强调,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懂得,才能真正地帮助到他们。

小肖说,要懂得特殊的孩子并不容易,因为特殊教育是个太广泛的领域,各类残障、各个学科、各种年龄……每个特殊的孩子都不一样,读懂他们的行为,把握他们的需求,实施科学的教育干预,这需要足够的专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是心融神会的.懂得,专业支持下的懂得,是更高层次的爱。

小凡是个男孩,在普通学校上完三年级后转学到小肖班上。他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打手语,识字不多,数学更糟,但画画很不错。他很沉默,总是低着头,不看任何人。

怎样带领这个“冰山”小孩走出孤独呢?小肖思前想后,动手做了很多个笑脸,每个都不一样。有的画在硬纸片上,有的是个印章图,有的是一个剪影……有一天,小肖发现他把收到的笑脸拿着玩,虽然还是低着头,唇角却露出了一点点笑意。小肖知道他已经不会再抗拒老师了,就开始拉着他,用图片、实物对应着教他汉字和手语……

学生的语言障碍她懂得,于是在聋生将手语转换成书面语时,她会准备好适用的句式,讲解某些抽象的词汇时,她会举各种具体事例;学生的情绪问题她懂得,于是她会知道某个孩子抓破同学的手背只是情绪问题被引发,最要紧的不是劝解,不是惩罚,而是消除刺激源……

因为懂得,所以适性。

钻研:做“好吃又有营养”的校本课程

特殊教育起步很晚,发展很慢,资源少问题多。小肖发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原点和需求都不一样,他们需要更包容、更多元、更有弹性的课程。于是她开始带领着老师们尝试开发“好吃又有营养”的校本课程。

小肖班上,曾有个脾气很“大”的聋女孩,走路、推门、拿碗、放水桶……都是“气呼呼”地弄出很大的声响。虽然对学习感到挫败,但她却在手工艺方面表现出了天赋。当手工老师教最难的蜀绣工艺时,只有她渐变色部分做得极其精致。小肖遂与大家商量,减掉她部分习题量,鼓励她学手工艺。期末表彰时,女孩第一次上台领奖,笑得无比灿烂。

历经数年,小肖和同事开设了包括《聋生就业心理指导》《手工》《残疾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系列课程,得到了许多专业上的认可。

为了开发出这套“好吃又有营养”的校本课程,小肖和老师们好多假期为此泡汤,数不清多少天睡半夜起五更,有时太投入连喝水都忘记了,真是走火入魔一般。

“看着我们编的教材,越看越喜欢,想到以后上课方便,想到对学生有帮助,就更加欢喜,不知不觉就弄到凌晨两三点,好像不知道累。”一位同事说道。

“事实上真的是非常累。”小肖说,追寻适合残障学生的课程就像是在掘井,最先挖到的都是泥土,只有持之以恒地往下挖,只有挖到一定的深度,才可掘出甘甜的泉水。“不过这时的甘泉,不仅滋养学生,也给养了我们自己。”

使命:承担特教人的责任情怀

2014年底,小肖对全区3-15岁的三百多名残障儿童进行入学情况调查,并对偏远农村的43名重度、多重残障儿童进行入户调查。

小肖说,自己会永远记得第一次到小泽家时,重病的父亲和智障的母亲互相搀扶着,在公路边等待自己一行人的场景。在他们快要进院子前,有一段很窄的泥土路隐没在草丛中,小泽的父亲吃力地挪到旁边的草从中,让出泥土路,弯着身子对小肖说,老师你们先走。

就在这之后的一周,小泽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小肖总是想起他颤颤巍巍挪动脚步的场景。

“这一挪步,一躬身里,满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对教育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嘱托。”小肖说道。

根据调查结果,小肖拟定了细致的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方案,2015年1月,学校正式启动送教上门服务。每个周末,小肖和老师们背着教具,不惧风雨,不怕劳累,辛勤地奔走在送教的路上。送教上门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重度、多重残障儿童,即便是像小肖这样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也会焦头烂额束手无策。她从零开始,拜师学艺、上网查资料、请教专家……现学现用,边研究边教学。小肖还带领老师们开发实施送教上门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编写使用《送教上门家长指南》,提高了送教上门的质量。现在,普通学校的老师也加入送教队伍,既给重度多重残障儿童和家庭送去了课堂,更送去温暖和希望。

“让每一个残障儿童都享受到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这是特校教师的使命。在各种现实困境面前,老师们的力量确实很微弱。”但小肖坚信,即便是最微弱的光,也有驱逐黑暗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必将点亮残障儿童的未来。”

担当:用一人带动一批人

2018年4月,小肖经过遴选成为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班学员。在1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中,仅小肖和谭蕴华(香港)两人是特殊教育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基地周彬院长勉励小肖:“特殊教育最薄弱,也最需要发展……个人的优秀已经不是你们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你们必须带动更多的人,承担起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如何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小肖感到了比以往更重的责任。

20xx年1月,小肖领衔的国培计划名师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获批成立,随即在汶川、崇州、宜宾、泸县、昆明等地开展团队研修、教学研训、送教到校、课题研究等六类研讨活动,积极向教育部申请支援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教育行动计划。20xx年11月,经由华东师范大学培养基地批准,由工作室成员负责的工作室相继成立,在市级层面持续发力促进区域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小肖总是鼓励大家“聚成一团火,散作特教星。”将“温暖-专业”的特教信念根植于心。

小肖组织泸州、宜宾、内江、自贡、阿坝等地的特校教师开展100日线上学经典活动,还在山东烟台百名名师论语线上学习活动中担任志愿者。“论语天天见,经典润心田”,小肖每天清晨6点准时发布学习内容,率先学习并撰写心得,并对小组老师的心得进行点评回应。有位老师在论语心得中,写到对自己因为外派公务错失了齐鲁名师申报一事心有不平。小肖立即回应“名师之名不在名,而在于明。”温声细语地一句话,让这位老师多日的郁闷一扫而空,找回了自己做“明师”的初心。

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听力、视力、智力障碍的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各有各的困难。怎么办?小肖广泛征集意见后,拟定了延期开学期间残障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指导课程方案,小肖发动工作室团队和学校教师制作微课分享教学资源。经过精心筹划细致准备,从2月10日开始,一部一案、一班一案、一生一案地创造性实施。比如针对聋生的“录制手语视频”“手语直播课堂”等,针对盲生的“口授盲文”“音频听读”“居家定向行走”等,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资源美篇”“任务分析操作示范”等。

4月13日第二次延期复课后,小肖与老师们分成小组走进126名残障学生和53名送教学生家庭,送去新教材、学习资源包、防疫和心理疏导。结合线上辅导让残障学生们科学防疫,安心居家学习,直至顺利复课。

“爱心接纳、真心懂得、用心钻研、诚心担当,特校好老师必当如此。”小肖说,当下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只要特教好老师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公平优质、弹性包容、适性融合的特殊教育就不只是梦想,而是美好的每一天。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3

小红,女,一级教师,现担任特教学校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20xx年,她由中学老师转岗为特教老师,5次被学校评选为“先进教师”、3次被教育局评选为“优秀辅导老师”。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县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1项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都已结题,这些硕果,离不开她对特教事业的热爱。

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自愿为残疾孩子送教

作为一线教师,小红心系每一位“折翼天使”,得知有孩子不能来校上课,她自愿参加学校组织的残疾学生送教活动。班上的李同学是留守儿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他身高体大,老人难以控制,只能把他关在房间。和老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给李同学的送教活动从未间断,和老师的到来,是李同学最快乐的时光,每次送教结束,李同学都依依不舍。小红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坚持做好孩子的送教工作,让孩子有所进步,让困难家庭得到温暖,更加坚定了她服务特教的决心。

任劳任怨挑重担,致力于特教工作

作为工会里的.一员,和老师积极协助工会主席做好各项工作,服务于师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温暖。在班级中,有的孩子自理自控能力比较差,面对状况百出的学生,她始终坚持以“爱”为基点,用“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有一次班里的同学不小心抓了她一把,她的手腕上瞬间出现几道血痕,可她顾不上自己伤势,而是先安抚孩子情绪,带他玩积木、画画,等孩子安静下来,她才处理手腕上的血痕。在和老师的心里,这些特殊的孩子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小精灵”,她用一颗慈母般的心深爱着孩子们。

耕耘在爱的园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她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妈妈”,和老师倾尽爱心、耐心、责任心,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们生活技能和学习方法,为的是让残疾学生走出校门后能与正常人一样自理、自立。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已经形成,孩子们从口齿不清到字句清晰,从抓人打人、自我伤害到学会情绪的合理宣泄,她和孩子们之间的配合也日渐默契,孩子们也越来越依赖、亲近她。

选择了特殊就选择了艰辛,小红把爱播撒给最需要关怀的残疾儿童,用行动诠释着特教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是特殊教育上最美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迹。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4

姜梦云,女,汉族、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姜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她1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十六年来,姜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1996年9月,姜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姜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姜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亚军。

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姜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李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姜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姜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姜老师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十六年来,姜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1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她本人也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姜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5

张海霞,景泰县寺滩乡玉川小学教师,2002年参加工作,任教17年来,一直担任语文英语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张老师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

张老师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因为她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张老师的工作作风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张老师把自我的教学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班主任她还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督促学生清扫好卫生,早上提前到校,检查家庭作业,组织早读等。上课间操,开会排队,班主任都得到位。每学期开学计划,期末总结,每周一次周会、布置教室,出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各项工作都要到位。加上每一天发生的偶发事件,家庭访问等琐事,耗费的时光无法计算。这些工作原先都是她亲力亲为,在一段时光的引导中她逐渐培养出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这样不仅仅班主任简单,而且能够培养班干部的组织潜力。在班里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早操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负责。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她的班都安排地井井有条。

张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我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她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潜力,适应形势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张老师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职责感,她把热爱教育事业放在首位,注重为人师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用心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日常生活方面,她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我的每一项任务。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时处处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在同事及学生面前做出表率,力争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因此,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心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公开课任务,让自我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张老师就是这样,凭着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十七年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个成绩。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获得县园丁奖,每年的成绩都名利前茅。

张老师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继续持续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尽自我的一份力量与职则。

透过十七年来的教学生涯,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平凡而又不简单的职业。

在学生眼中,她是一位博学的智者,更是一位亲密的朋友。她用生动的语言激扬文字,用灵活的方法组织课堂,让每一位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句温暖地鼓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漫不经心的抚摸、一首小诗都可以成为她语文课堂上的亮点,让学生受益匪浅。

她面带笑容进课堂,她深信微笑的魅力胜过千言万语,面对乡村小学里的儿童,她希望用自己的笑容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的乐观去点亮他们的世界。正是有了这样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了这样温暖阳光的笑容,她的课堂总是轻松活泼,学生们如沐春风。

一支粉笔,绘制出缤纷的文字世界,三尺讲台,构筑着多彩的语文空间,尊重学生是你的品质;热爱学生是你的风格,在农村的这块土地上,你默默无悔。

她就是景泰县寺滩乡玉川小学教师张海霞。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6

小崔老师是位普通的特教教师,她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黙黙无闻,努力工作。我们不知用什么语言描述她倾情奉献的事业,太华丽的语句显现不出它的真实,太平实的话语表达不了它的生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她用爱心教书育人,以真情关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执著追求。

从事特教工作以来,小崔老师始终倾心于自己热爱的特殊教育工作面对残疾程度不同的特殊学生,她深深感悟到:残疾孩子作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爱。作为一个特教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级数学、美术、畅游律动、蒙氏等教学工作。工作之余,她努力钻研特殊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智障学生心理特点,不断用前沿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认真有效做好教学工作。由于学校人员教师紧张,班级进行复式教学这种复式的教学方式更增加了其特殊性,面对这种全新的挑战,她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合理设计课程的时间分配,设计课程流程,努力开发出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最大程度的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增加孩子的自信。每天数学课上,用自己制作的图片指导一年级的学生数数,比较大小多少,用PPT指导六年级的同学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乘法口诀。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厌其烦。她也在学生的进步中感受着成功的快乐,体验着收获成就感;同时,她将创意美术融入到教学中,寻找适合特教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内容,自己创编教材,手指点画、树叶粘画、泥工、色彩、线条画、趣味手工等丰富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方式感受美,找到自信。畅游律动课上,根据特教学生的特点,自己学习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将节奏,律动,游戏,舞蹈融入音乐中,课堂上,她耐心细致地指导孩子一个个学习律动动作,协助孩子在视听、运动、平衡等方面有所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蒙氏教学中,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耐心细心的一个个指导孩子操作,协助孩子自我发展,是给他出一己之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完成自己选择的工作,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提高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认可感,学生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不论每一节课,小崔老师都根据特殊孩子的特点,采用多元、形象主观的教学方法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她上的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生活中,小崔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每当学生病了,她都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病情;哪个学生没有吃早餐,就给他们买吃的;有的学生病得比较严重,就督促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天气变冷时,提醒学生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感冒。下雨天,把自己的伞给没有伞的学生。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背后的家庭都有一部血泪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除了关注班级学生的身心状况外,小崔老师还时常关注学生家长的所需所求,走进残疾家庭,和他们做朋友,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为他们出谋划策,疏导心理,做家长的朋友,缓解她认为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中,可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成长。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爱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收获。”是啊,爱是有知觉的,只要我们对孩子们付出的是真爱,又何愁得不到爱的回报呢?只要用爱沐浴着这些残疾孩子,让爱陪伴着他们成长,那么,爱的种子也会植入他们的心田。

在多教育教学工作中,撰写的论文《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角度及事项》在甘肃教育发表。《试析智力障碍教育的实践》在教育前沿发表。教学工作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特殊儿童可能不能像一般的儿童一样快速奔跑,不能完整优美地演唱歌曲,不能高效的背诵出语数知识点,但是让他们在爱和宽容的气氛中学习生活,并把爱传递出去是特殊教育教师要终身坚持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小崔都默默地陪伴着这些特殊儿童,走过清晨和黄昏,走过每个春秋和冬夏,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希望就会际大无边!

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这坚实的脚印中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也写满了执着。她深知:当好教师难,当好特教教师更难,在特殊教育这片沃土上,虽然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有的只是对特教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但付出就有收获,这收获尽管微小,但她坚信有爱就有希望。

平凡的岗位上,也曾殚精竭虑;满天星斗的夜晚,也曾案牍劳伤;但她无怨无悔。她用执著与艰辛,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残疾孩子的心田;用爱心与耐心铸就着残疾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用人格和精神滋养着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灵。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7

各位领导:

大家好!

现担任四(4)班的数学课,并兼任数学教研组长。_年来到实验小学工作,现已有_个年头了。

_多年来,我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取得了点滴成绩:_年参与的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的研究》被省教研室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_年执教的示范课《零的认识》评为市级一等奖;_年6月,《濮阳广播电视报教育专刊》名师风采栏目上曾以“吴春萍让数学不走寻常路”为题目进行报道,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坚定了我探索课堂的决心和信心。于是,_年7月,在学校组织的真人图书馆活动中,我执教的数学综合活动课《走进对称图形》十分成功,套用校长的一句话就是:“这次活动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次成功尝试,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为此,7月7日,濮阳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曾以《数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轻松获得知识》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教学是根,教育是魂。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也不能忽视。我们班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徐美姗,由于家里重男轻女思想,长期得不到亲情和关爱,形成了孤僻、怪异的性格。家长曾经把她送到心理学校治疗,可事与愿违,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去过几所学校都被劝退。最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我班。开始,姗姗在班里大喊大闹,甚至还打骂老师。我和她的家长协商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在四年的耐心教育下,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担任教研组长_年的时间里,我们教研组的所承担的各种活动以及优质课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在_年9月16日晚上10点多,我在接女儿放学时,一位七十岁的老人走过来问路,根据老人提供的模糊信息,我和女儿辗转把她送回了家,惊慌失措的一家人激动得痛哭流涕,这时已经到了夜里11:30。第二天,老人一家打听到我的单位,送来了一面写有“平凡岗位乐助人,为人师表好榜样”的锦旗表示感谢。当时,还是雷校长接待的。这面锦旗至今还挂在校史室里。为此,《濮阳早报》民生热线栏目还专门以“老人迷路好心人送其回家”为题进行了报道。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奋斗才能诠释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相信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我将走的更高更远!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8

徐X,舞蹈系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多年来,一心扑在教学第一线,创编推出原创舞剧《门》《彩虹桥》《我和我的小伙伴》等,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20xx年8月29日,他自愿请缨,作为XX省第三批对口援疆干部人才的一员,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六师五家渠市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援疆工作。

作为一名师院的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见证着他工作的每一天。

一、援疆为什么

上世纪60年代,徐X的太爷爷赴新疆从事铀矿勘探开采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爷爷被地矿部调任至新疆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直至退休,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小姑大学毕业后也来到了新疆工作。可以说他的家庭与新疆有着不解之缘,长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他,虽然这次是第一次进疆,但对这片土地早已埋下“情怀”的种子。20xx年8月29日,带着党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带着家人的殷切希望与嘱托,满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和热忱,他自愿报名,作为山西第三批对口援疆干部人才中的一员,被选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成为一名光荣的援疆教师。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牢记党的重托,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思想觉悟;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为了边疆的教育发展,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二、在疆干什么

徐X的工作安排在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担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课的日常教学工作。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打算,可真正开始给各民族的学生开始上课后,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文化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让他的第一堂课变成了独角戏,看着讲台下面的“睡倒一片”与“窃窃私语”,让从教13年来从来没有上课跟学生红过脸的他,首次在课堂上发了火。面对这样的挑战,他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转变教学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调整授课内容,改变授课模式,力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改进评价体系,加大课堂表现成绩的方式,增加对学生的约束力。课后积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分管领导与各位教师请教探讨,吸取经验。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专业基础薄弱,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调整之后,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热情,但是因为都是初次接触舞蹈课,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面对这种现状,他又从幼儿舞蹈编创为出发点,以鼓励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穿插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传授学生们专业知识,更以师德师风的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当中。帮助学生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力求将学生们都培养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三、克服困难、斩获佳绩

20xx年三月中旬,接到学校通知,要指导基础薄弱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此次技能大赛,而距离比赛开始也就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面对挑战,他迎难而上,利用在山西多次指导带队参加比赛的经验,细化时间,“因能施教”。为了方便指导排练,午饭与午休都在学校,这样能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排练时间。将练功房当做赛道,将时间当做对手,和学生在备赛的同时也在与时间一起赛跑。从动作编排到姿势节奏,从服装搭配到舞台效果,都要求精益求精,即使学生舞蹈基础薄弱,也要将每一个动作反复训练做到完美。在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为两名维吾尔族学生编排的《晨曦中的玫瑰》与《阿拉木汗》两个舞蹈作品。在20xx年4月13日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举办的20xx年度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区)中,从84名参赛选手中杀出重围,进入决赛,均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短短一个月,经历了种种曲折,两名舞蹈功底薄弱的学生在众多科班出生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加坚定了他教好这些学生们的信念。

因为在疆工作积极,表现优异,20xx年5月20日六师分指挥部临时党总支研究决定,推荐徐X为兵团优秀援疆干部人选之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努力才能出成绩,有付出才能拿嘉奖。援疆一年来,他脚踏实地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文化援疆之路增砖加瓦,彰显山西援疆干部人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与三晋儿女勇于争先的独特风采,为我们X学院争得荣誉。

四、离疆留什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还有半年时间就要结束援疆工作,徐X是这样说的:在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个人的力量永远是薄弱的,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做事习惯及原则,当他们毕业后,走进各自的工作岗位,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光荣使命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将汇聚在一起,为新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油助力。

一年半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也不算短。为了心中的那份“情怀”,毅然决然地远赴边疆,家中的妻子不仅要工作还要分别照顾上小学和幼儿园的两个女儿,每当人们问起:你为什么要援疆?他总说: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在选择面前决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辜负学院领导的信任与支持,舍家为国、不畏艰难、开拓进取,为促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奉献青春;为边疆巩固、人民幸福、国家昌盛贡献力量!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9

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xx乡中学教师真实写照。,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xx年xx月出生,19xx年xx月成为xx乡xx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xx年,被调入xx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xx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刚刚毕业时,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xx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xx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10

小倩,1999年毕业于肥西师范(聋教育)专业,一级教师。淮北市优秀教师,淮北市第四批骨干教师,淮北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她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求真务实,甘为人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23个年头,23年中她一直从事听障、智障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让每一位残疾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她将全部所学升华后奉献给了淮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孱弱幼苗,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持之以恒二十三年,无论是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职小事多的年级组管理,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还是兼职的手语翻译、康复和疫情防控,她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她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不羡桃李满天下静待迟桂花开时”的博大情怀平等对待每一个残疾学生;他以创意手工为启智载体,俯身弓背为残疾孩子孩子们搭建起走向康复之路的梯台。

爱生如子,胸怀大爱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23年来,每天面对着分辨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差的聋哑和智障者学生,小倩老师深深体会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工作是非常辛苦又繁重的,但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便无怨无悔。她深信普通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希望,祖国的花朵,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一弯残月。

她一心扑在工作和学生身上,对聋生有着一颗慈母之心。特校学生大都来自周边偏远农村。刚入学时只有七、八岁,年幼、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学生病了,她就带着去医院看病、打针。在她的抽屉里,学生的病历也像作业本似的’有厚厚的一叠。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她就带上水果、糕点到学校看望学生,教学生舞蹈、组织开展活动,或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大休息时间,一个学生家长农忙,不能来接她,王老师就把她带回家,帮她洗头、洗澡、剪指甲……。小倩老师把满腔的爱与责任都交给了这些残障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却疏于看管。她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也许不是一个完全称职的妈妈,但在这些残疾孩子面前我一定要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他们需要妈妈的爱!”权衡间,她用大爱谱写了一个特教老师的无私胸襟。

“爱”是王老师内心炽热的教育情怀,是她默默无闻的工作宗旨,是支撑她工作的精神力量,就是凭借着这种力量使她一直执着地工作。作为教师,小倩老师把无私的爱全部融入了无声的世界,作为母亲,小倩老师把更多的母爱献给了别人的孩子。在她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一批又一批的聋哑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成熟,逐步做到自食其力、残而不废、回归主流、回馈社会。

潜心钻研,业务精湛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她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那是因为她业务精湛,多才多艺。

在小倩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快乐成长。她班上许多同学都树立了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大学的理想和目标;有的学生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有的学生在省市残疾人运动会上拿奖;她指导的舞蹈也多次参与演出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的学生在省书法美术作品大赛上拿到名次。班上也赢得了一张张奖状,一块块奖牌,整个班的学生都呈现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

身为教学骨干,小倩老师努力钻研教材,大胆改革创新,她多次参加皖北片区乃至全省特殊教育举办的业务大赛,并多次获奖,成绩就是催征的号角,她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师,用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获省、市、学校的奖励:2016年安徽省皖北片特教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指导的“阳光路上与爱同行”荣获二等奖;2017年4月参加淮北市首届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第一名,并被授予“淮北市优秀特教教师”称号;2018年8月参加安徽省特教教师师德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多篇论文《润物细无声——浅谈教师如何培养聋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浅谈多媒体对听障生语文教学的应用》先后在《淮北教育》上发表;2018年5月,在《现代特殊教育》开展的论文评选活动中,《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获三等奖;2018年7月参加淮北市“华渔杯”教师教学PPT课件比赛荣获三等奖;20xx年10月在淮北市学前和义务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2020年1月在安徽省特殊教育聋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2021年度安徽省特殊教育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

胸怀责任,勇于担当

小倩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作为学校教学教研备课组的成员,她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教师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她通过随堂听课、组织公开课、指导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大赛以及专业教学研讨等活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与教学艺术,躬耕教学实践,有的放矢地提出独到见解,使青年教师在理论指导和互相切磋的实践与研究中不断提高。每当工作上、学习上甚至生活上遇到问题,青年教师们都愿意跟王老师聊聊。小倩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用典型事例引证。在同行的路上,在三尺讲台旁,在办公室的方寸之间,很多青年教师受教、感悟,不断地成长。

小倩老师毫无保留地支持、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她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搭建平台,担任两届“安徽省优质课大赛”指导老师,使青年教师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为学校在省市级教学教研工作中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选择了特殊教育就选择了艰辛;选择了残障孩子就选择了付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虽艰难但却充实而无悔。她把爱播撒给了最需要关怀的残疾孩子,也把最浪漫的青春年华,无私的献给了特教事业,却从不曾为自己的选择后悔。“为了家长们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为了残障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也要竭尽所能给予学生最真实的爱与呵护,让爱成为他们隐形的翅膀,和他们一起飞翔。”她的眼睛里熠熠生辉,我们相信这种爱会让小倩老师在特教的路上更加坚定的前行!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11

孙xx,女,1975年11月出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漳州市学科(数学)带头人,现为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副教导、东山县数学学科工作室主持人。从教23年,孙xx始终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践行着“爱的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精彩的教育人生。

她爱学生,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学习,也牵挂着他们的生活。每接一个班级,她对学生的秉性好恶总了然于心,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也一清二楚。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常常挤时间与学生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认识缺点与不足,给他们定目标,提要求,她常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鼓励孩子:“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有一年,她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接到一新的班级,她发现班里有个孩子面色青黄,衣裳破旧,寡言少语,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这个学生的异常情况引起她的关注。她多次找这个孩子了解情况,可那孩子似有难言之隐,什么也不愿告诉老师。孙老师便及时到该生家访问,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很特殊:父母离异,她跟母亲生活,可母亲长年瘫痪在床;家里已断绝经济来源,仅靠舅舅和邻居的接济维持生活。是残缺的家庭、病残的亲人和窘迫的生活使这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笼罩着巨大的生活阴影,使她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天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了解到这些情况,孙老师便常常找那孩子谈心,安慰她,鼓励她,告诉她“人穷志不能短”,并多次通过爱心资助途径为她争取助学款,帮助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慢慢地,那孩子开朗了,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了,学习也更认真更刻苦了。为了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孙老师还经常自己掏腰包买果品、点心开班级生活会,买奖状奖品奖励表现好的同学……因此,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总是特别好,同学们也特别喜欢她,信任她,是他们心中的好老师。

她爱教学。任教以来,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并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为了上好课,她总是找来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对比、整合,设计出最切合学生实际、最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案;同时,千方百计从各种途径搜集材料,筛选,组合,设计成有针对性的作业。由于备课下的功夫深,她的课总是生动活泼,效果显著,为同行们所称道。在教学过程中,她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至今,她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汇编),其中《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表于《素质教育论坛》;《灵活掌握训练规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发表于《现代阅读》,《立足主体地位,找准教学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福建省首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优化”课题研究研讨会论文汇编本》汇编。2013年11月参加县小学课堂教学比赛,荣获数学学科一等奖;2014年被确定为漳州市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县教育局特聘为东山县数学学科工作室主持人。也所任教的科目,也多次名列县同类学校前茅。

她爱教研。她有多年的教导工作经历,对教研工作情有独钟,也颇有心得。她常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薄。’做好教学研究,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无论是以前担任学校教导(在农村学校),还是现在主持县数学学科工作室工作,她都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去。近年来,她参与了县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展示的有效性”和“小学生预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组织实施校级课题“优化教学结构、打造有效课堂”(省级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并有出色的表现。2014年5月12日在课堂月活动中承担大型公开课《找次品》,并在全县校长课改专题研讨活动中作了题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及奖励办法》的专题讲座,2015年9月24日在全县校长课改专题研讨活动中作了题为《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初探》的专题讲座;2016年6月被教育局特聘为暑期继续教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的专题授课教师,并于7月7日、11日、13日分别在西埔和铜陵为全县数学教师开了三场专题讲座。此外,她还热心指导教师参加市县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并获奖。

她爱她所担任的一切工作。从教23年,除教师职务外,她还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但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都坚持原则,讲究方法,率先垂范,把工作做实做好,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她能急同事们所急,想同事们所想,乐意为同事们排忧解难。在同事的心中,她就是个热心人。

三尺讲台,一尺教鞭,没有“花的事业”的尊贵,没有“果实的事业”的甜美,只有“叶的事业”的普通与平凡!23年,孙老师默默耕耘,辛勤工作,把真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她的付出,也得到充分肯定。

1998年被评为县级“优秀青年教师”。

2005年3月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

2008年7月被东山县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3月被漳州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

2014年6月县教育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秀实验教师。

2014年被确认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12

朱xx,老师,性别男,1980年10月出生,现今年龄34岁。2003年从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随后又利用三年寒暑假的时间从贵州师范大学读完函授本科。他是海子乡海子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参加工作已经近十一个年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曾担任过毕业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数年,并兼英语教研组组长,各项工作成绩都很突出,为海子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曾先后多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和多次获乡级表彰。

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朱xx老师,他将自己的心血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家与学校是他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学校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在他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繁忙的工作使他连与同学聚会的时间都没有,他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家里的一切家务都由妻子一人包揽。妻子不仅要做饭,还要买菜,接送孩子上学,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为了学校的发展,他亏欠家人和妻子的实在太多、太多。自己没有请过一天假。有时孩子和父母生病了,他都没有时间带孩子和父母去医院检查,总是妻子一人照料孩子和父母,而此时的他却仍在学校里忙碌着、忙碌着。

二、教法独特,技术精湛

他十分喜欢学习,无论工作有多忙,有多累,他总是要挤出时间加强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他在教学时不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简单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而是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他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进行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生消化得了。历年来,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绩显著。

朱xx老师,他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热爱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辛勤工作。既注重师德修养又钻研业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研究有兴趣,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力争精益求精。并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为学生在知识、思想上排忧解难。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节课的练习、作业都经过精选,力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随着教改的发展,他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教育教学理念并应用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

朱xx老师任劳任怨,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从2006开始至今担任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勇挑重担,承担了七、八年级英语教学任务。并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显著,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他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赞扬。同时他还兼任海子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尽心尽力搞好英语教研组的业务检查,帮助英语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新分教师的帮扶工作,采用以老带新等方法来帮助新分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水平。

特教老师的事迹材料13

xxx,女,汉族,1988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2010年9月参加工作,201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二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过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文科教研组长、教务干事、党务工作者、德育主任等职务。该同志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素质高,党性强,工作认真负责,注重民族团结,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身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勤奋学习、努力创新、与时俱进;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教育学生方面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忠诚教育,修师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认为只有把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身体力行,加强师德修养,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才符合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为此,她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事业,着力将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遵守社会公德,注重家庭美德,强化个人修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更正。

曾经有位校长说过:一个优秀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在普通教师中树立典范。从此以后,她始终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在教育中始终坚持以“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以爱作为与学生相处的桥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新课堂。

二、热爱学生,树师德

师德之魂是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关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

策勒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70%是住校生,山区的孩子几乎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她平日下班以及每周周末都去宿舍看望这些学生,检查学生的饮食起居,询问学生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她时常给住校生送去衣物、药品。为了丰富住校生的生活,她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红色电影,陪同住校学生一起观看。

作为德育主任的她,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不断处理学生各种各样琐碎的事务,也不断收获着来自于学生的惊喜。有一次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自己班里的萨伊普加玛丽同学三岁时父母离异,该学生由她爸爸抚养,她爸爸智力有缺陷,于是她便背着其他同学,偷偷给自尊心很强的萨伊普加玛丽同学给生活费,悄悄将购买的女生生活用品、衣服等放在她宿舍的床上,结果她生日那天,萨伊普加玛丽同学交上来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张老师,我以前不知道母爱的感觉,我想我现在明白了,就是你给我的这种感觉,由于父亲智力有问题,母亲再婚,我一直觉得我努力学习也没人在乎,直到遇见你,我不想让你失望,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想说:“亲爱的老师,你是我的骄傲,祝你生日快乐。”一直以来,她总觉得学生努力了、进步了,学生是自己的骄傲,却从没想过有一天老师会成为学生的骄傲,她不断在激励学生,学生也在激励她,这件事,更坚定了她要做好孩子们榜样的信心。

班里个别学生父母双方都不在家,学生住在父母的亲戚家,她偶尔放学会带学生在外面改善一下生活,然后和学生一起去学生住的亲戚家家访,刚开始孩子很害羞,到后来孩子问“老师,你啥时候去我亲戚家看我,”她就这样一点点走进了孩子的心灵。遇到学校里犯错误的学生,总是让学生说明原因,再跟班主任老师沟通,及时与家长交流,弄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发自内心的改变,用包容和爱心去感化他们,把他们引向成功的道路。

在每学期参与很多班的班会时,孩子们说:我们都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遇到了爱我们的家长,遇到了特别棒的’老师。感动的话语时常萦绕在耳边,她愈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

三、快乐教学,练师德

她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共同研究,主动听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找到一套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她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多一点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一点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多一点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和时间,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除此之外,她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与同行之间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把学到的经验再转换为理论,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责任是她发挥的光和热。在抓好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学校担任德育主任,平时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来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她用宣传栏、广播站等资源优势,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创造能力,采取长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全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每学期举办两次大型读书节活动,2017年5月组织举办的“阳光少年读书活动”中她指导的学生麦尔蒲海的作文在地区作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她带领师生每学期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实现学校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熏陶心灵,内化言行。

作为教师,她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这种教学管理理念。处处事事做学生的榜样,以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以耐心期待学生的转化;以虚心对待学生的批评。

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一线的共产党员,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的事业,再创辉煌业绩,一路放歌,勤修师德,让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用爱扬起学生未来理想的风帆。

本文由用户 fw003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wenvip.com/20272.html

(0)
fw003fw0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